相關文章推薦
摘 要: 為有序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鞏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成果,就必須高度重視“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這對鞏固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夯實我黨在農村的政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 : 小農戶;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在十九大報告中,我國首次正式提出關于如何有效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路徑,進而引發廣大學者的思考與討論。
一、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義
2020年,我國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勝利。但我國的農業現代化仍在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仍有短板,且最大短板仍在“三農”,其中小農戶在“農民”范疇的短板里占據了大多數。據數據顯示,“直至2016年底,土地經營規模在50畝以下的農民有近2.6億戶,占農業經營主體總數的97%,經營著近82%的土地,戶均耕地面積約5畝左右”。由此可見,小農戶仍然是我國農業生產的主體,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必須重視發揮小農戶的主體作用,讓小農戶和現代化有機銜接。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迅猛,“蛋糕”也在不斷持續做大,但城鄉差距卻愈發顯著,農村發展問題突出,尤其是小農戶收入較城鎮居民有較大差距,難以平等享受改革發展紅利,農業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滯后,等等。為有力縮小小農戶與城鎮居民收入差距,增強小農戶發展動能,加快農村發展步伐,就必須重視小農戶的收入與獲得,重視農業農村發展的內在因素。切實有效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增強內生發展動力。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同理,在助力小農戶脫貧致富方面,我們更要重視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有效激活他們的內生動力,讓他們能長期保持“造血功能”,做到持續性發展。從長遠看,農業現代化是我國“三農”發展的必要道路,但現在的中國農村,小農戶仍占大量比例,因而實現農業現代化就意味著要先實現小農戶的現代化,沒有小農戶的農業現代化是不完整的農業現代化。
二、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難題
。ㄒ唬⿲π∞r生產的認識不足。
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過程中,我國向來重視農業規模經營,而忽視小農戶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認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不相容,并始終抱有消滅小農戶即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錯誤思想。相應的,在政策導向上也是多次出臺有關“扶持發展農業經營主體”的文件,而關于扶持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的文件卻很少。直至十九大報告中,才第一次正式提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開始重視小農戶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地位。
。ǘ┤菀缀鲆曅∞r戶生產生活中的共性問題。
在農業現代化實踐進程中,我們總是很容易忽視小農戶在生產與生活中面臨的一些普遍共性問題,但這些普遍性問題卻成為小農戶在發展中的“疑難雜癥”,持續性地拖延著小農戶發展的步伐,阻礙其在農村正常發揮作用。與此同時,因為這些共性問題成為一種“常態化”,進而促使政府在制定農村政策時,成為農村政策的“盲區”或“被遺忘的角落”,使得小農戶在發展中更加艱難,難以通過政策紅利獲得發展或享受相關權益。而由此導致的則是,容易抑制小農戶發展的積極性,影響其參與農村發展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效銜接。
。ㄈ┬∞r戶在市場競爭中的“弱勢地位”。
在市場上的競爭中,農業屬于弱勢產業,農民屬于弱勢群體,因而競爭力都比較弱。但在農業農村中,競爭力的強弱依然有著層次劃分,相對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而言,小農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更弱,也更加容易被“邊緣化”。對小農戶而言,新型經營主體是其“升級版”,是為了更好地適應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推進鄉村振興應運而生的,具有相對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能夠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小農戶作為“低配版”,不能有效聯合農村內的所有小農凝心聚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著還是靠“單打獨斗”。在這種情況下,小農戶的競爭地位更加被弱化,主要表現有資金不足、技術不精、發展理念不夠先進、資源傾斜較少等。
(四)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滯后。
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等共同構成了農業現代化,由此可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雖然面向農業的各種社會化服務組織都有了非常大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助農、促農的目的,但就目前而言實用性功能仍然不足,特別是面向小農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仍然非常滯后。陳錫文指出“要通過各種各樣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為小農戶提供現代農業技術和經營服務等”。就目前而言,小農戶在產前、產中、產后都需要相應的社會服務,如產前的資金、技術服務,產中的病蟲害防治,產后的農產品收儲、加工、銷售等,都需要相應的服務組織來幫助小農戶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要,否則他們僅僅依靠自己將很難參與市場競爭,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進而難以實現農業全方位的現代化。
三、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對策建議
。ㄒ唬┨嵘∞r戶自身水平,推進現代農業持續發展。
首先,要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就要重視小農戶群體的水平。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小農戶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則必須重視自身水平的提高,主動汲取和探索農業方面的新知識和新理論,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其次,政府應加強政策導向,幫助小農戶更好地提升自身水平。但在提升培訓時,卻不能一以概之,而應該根據小農戶的學習意愿、擅長等進行分類,進而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培訓。一方面對于學習意愿較為強烈的或學習能力較強的小農戶,應該加強對他們的技術、經營培訓?梢酝ㄟ^多種方式,如新技術的網絡推廣、系統理論授課、實踐活動、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定點指導、專業咨詢平臺等,爭取將他們打造成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全能型職業農民。另一方面對有特殊擅長方面的小農戶,給予其有針對性的指導,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優勢,打造具有特色的農業產業系列。
(二)增強小農戶市場競爭力,打破“弱勢”僵局。
自古以來,農業都是弱勢產業,農民都是弱勢群體,F今,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和高新技術的大力推廣,市場份額被大力搶占。小農戶作為無資金、無技術、無經營理念的一個群體,總是難以緊跟時代步伐,搶占市場資源,擺脫“弱勢”局面。因而我們要不斷增強小農戶的市場競爭力,打破“弱勢”僵局,爭取在市場中獲得一席地位。
小農戶在提升市場競爭力時,一般可以從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著手。內在因素即通過提升自身來獲得發展,外在因素即靠外在幫助,如政府資金扶持、技術幫扶、信息暢通等。以下重點論述小農戶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外在因素。一方面政府應加強對小農戶的資金扶持,從銀行、保險等領域出發對小農戶提供幫扶。一是可以幫助小農戶喚醒農村沉睡的資源,使其變為流動的資產,促進其發展;二是為小農戶提供貸款擔保,幫助小農戶購買生產資料,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生產與服務能力。另一方面幫助小農戶構建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和運營,加強小農戶與市場信息的雙向溝通,強化小農戶的市場敏銳性,及時把握市場動態和走向,促進小農戶與市場的有效連接。全力激活小農戶的內生動力,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目標,實現小農戶在發展中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切實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銜接。
。ㄈ┩怀鲂∞r戶的優勢,打造特色產業系列。
一是小農戶具有投入小、可變性強的特點,再結合當地的氣候、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打造具有特色的農產品系列,創建各種具有地域特色的地理品牌,如“一村一品”“一鄉一品”等,形成產業規模和區域特色。進而通過品牌效應促進當地特色產業形成一條產業鏈,銷售農產品、打造農家小院、發展鄉村旅游等,開發多種多樣的農業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效對接。二是針對小農戶管理成本低這一特點,可以充分突出其人工優勢。在農村,除廣袤平原地區外,還有山地、丘陵等土地。小農戶可以依靠自身優勢,充分利用每一分土地,在不適應規模經營的地方種植適合山地、丘陵生存的高價值農產品,凸顯農產品的價值優勢,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優勢,提高小農戶的收入,加速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銜接。
(四)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
一是加速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第一,小農戶作為農民群體的一部分,同樣具有農民的特性。因而我們可以在小農戶中選取一部分具有強烈農業情懷且具有潛力的農戶對其進行培育,讓他們可以獨挑大梁,成為農業領域內專業大戶或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帶動當地農業發展;第二,農民向來都是文化素質整體水平較低的一個群體,因此要著力引進一批文化素質較高的人才,來為農業發展獻計獻策,即發展一批新型職業農民。該群體的發展主要可以從各大高校招進,具有愛農業、懂技術、善創新、會經營等特質,不斷推進小農戶向現代農業邁進,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二是要努力創建小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利益聯結機制的核心在于共享,以共享帶動發展。第一,成立的農民合作社可以提供給小農戶其現有資源,將分散的小農戶連接起來,對他們的農產品進行統一的包裝、定價、冷藏、銷售,形成規;,以量化形式打開市場,進而接軌現代農業;第二,鼓勵小農戶與農業企業、股份合作社等合作,通過土地、資金、技術等入股,參與到農業企業、股份合作社等的發展中,通過股金、紅利、技術等獲得收入,拓展小農戶的收入渠道,減小小農戶的機會成本,全方位促進小農戶走向現代化。
(五)面向小農,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對于分散的小農戶而言,單純依靠自身很難健全農業社會服務體系。因而,為更好地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應由政府出面幫助小農戶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是培育多種類型的服務主體。依據當地實際情況,廣泛建成政府公益性服務組織。重點依托公益性服務組織為當地農戶提供有關資金、技術、生產、經營等公共服務,幫助小農戶改善生產經營環境,健全服務體系。二是探索多樣化的服務方式。一方面要注重土地托管問題,依據小農戶的發展需求將土地按需托管,如全托或半托等,盡快使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另一方面依托信息技術的便利性和快捷性,打造信息平臺,以便及時為小農戶提供有關農業政策、融資貸款、技術推廣、銷售渠道、市場售價等各類信息,幫助小農戶跟上時代發展。此外,政府牽頭,以小農戶為主力形成集聚,共享手中資源,共同合力進行生產、銷售等。
參考文獻
[1]孔祥智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7(05).
[2]陶文斌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J]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20).
[3]何秋潔,萬遠英新時代實現我國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路徑探討[J]農業經濟, 2018(09).
[4]姜長云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是篇大文章[J].中國發展觀察, 2018(03).
[5]韓春虹,張德元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的服務組織模式:機理及效應評價[J]廣東財經大學學報,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