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推薦
摘 要: 為促進東北林業可持續發展,提升營林能力,以東北林業建設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東北林業營林的優化方法。應合理調整林產品結構,細化營林類別。提出了營林生產的管理措施:迎合市場需求,培育樹木品種,加強苗圃基地建設,提升林木質量,提升營林和造林管理力度,規范管理營林工作。
關鍵詞: 東北林業; 營林方法; 生產措施;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forestry,and improve 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ability,and through taking Northeast forestry construc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paper analyzes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method of Northeast forestry. It is suggested to rationally adjust forest product structure,and elaborate 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categor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are proposed,i. e. satisfying market demand,cultivating tree variety,strengthening nursery base construction,improving forest quality,and promoting and standardizing 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Keyword: Northeast forestry; 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method; Production measure;
營林工作的有效開展能進一步推進優化林業資源,利于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有效開展營林工作過程中,要重視結合林業工作實際,科學調整林產品結構,這樣才能進一步細化營林類別,以實現更加科學的生產,進一步提升林業資源建設效率。
1 、優化東北林業營林方法
1.1、 合理調整林產品結構
種子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其后期生長的頑強程度及對病蟲的抵御能力,因此種植者需要嚴格把關擇取培植對象的種子。盡量選擇能較好適應地域條件的種植品種,以便在種植的初始環節提高植物的生長力。還需進一步深化林業開發力度,積極研究挖掘林業的其他價值,開發相應的新型產品,規;a后,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通過科學調整種植品種的結構和分類途徑,提升林區的游覽性,研究開發地方林區的旅游線路,改善林區的觀賞性,適當增加更具藝術氣息的花卉植物,從而發揮林區的附加效應。林區的管理與維護人員需以林區實際生長條件為基礎,結合科學的管理策略制定規劃方案,細致規劃林區的培育品種、數量、種植密度等,合理利用地域氣候和自然資源特征,發揮不同土壤質地優勢,在適合的土壤中培育相應的植物種類,逐步改善與提升地區林業生長現狀,實現增效創收[1]。
1.2、 細化營林類別
科學的營林策略均以地方實際條件為基礎,針對不同的地域特征制定營林分類措施,統一配置人員與資金等資源,使資源投入能夠最大程度促進林業發展。管理者通過優化區域劃分、改善營林結構等方式增強林業的經濟價值,在合理的范圍內選擇種植優質且具有更大創收價值的品種,并按照行業規范的營林程序實施后期維護,有序落實整體營林措施。此外,管理者還要隨時觀察記錄林區各品種的生長狀況,注意平衡各種樹木的數量和生長期,以免形成火災隱患。
在林區管理與維護過程中,應將林木種植于土壤質量較好、肥力充沛的地域,并輔助增加修剪等維護手段,從而提高林區整體生長水平,為地方創造更多的收入。由于林區種植品種存在多樣化特征,因此維護措施應以針葉與闊葉混交為原則,提升林區樹木對病蟲的抵御能力。針對種植密度不大的區域,可選擇整體性的封育措施,按照既定的營林計劃逐步開展管理工作,逐漸提高整體營林工作的成效。在樹種生長的特殊環節,還需進行必要的修剪,去除多余的枝干,為樹木主體提供更多的生長養分。同時合理控制砍伐的頻率與數量,根據樹木生長不同階段的量化指標確定砍伐目標,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林區合理的循環生長。對針葉林區域的管理,也可以按照林區的密度、種植數量等指標進行合理開采,科學計劃砍伐時間,保證林區整體各品種樹木生長的協調性[2]。
2、 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在現代林業生產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保證營林質量,同時也要全面提高營林經濟效益。應重視營林生產管理的地位,明確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的必要性。還要落實管理責任人,制定更加標準規范的生產管理責任制度,實施更加全面的獎懲措施,以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
2.1、 迎合市場需求,培育樹木品種
林業產業的管理和發展策略要緊隨市場需求而定,既定的市場需求或潛在的需求方向可為林業管理提供思路和方向性指南,管理者應緊密結合市場的需求采取具體的管理措施,引進市場需求的樹種,實施大范圍種植,同時保持種植的品質,通過產生經濟價值來推動林業產業的發展和進步,體現林區管理工作的成果[3]。
2.2、 加強苗圃基地建設,提升林木質量
營林工作的基礎應著眼于苗圃區域的建設,科學規劃與管理苗圃,可為種植于其中的樹種提供充分的營養資源,從而提升其種植效果。首先,要選擇質量較好的種子進行種植,并結合地區自然資源及氣候特征制定合理的種植策略。其次,側重提升闊葉樹的種植數量,在母樹替換工作中,盡量選擇成熟時間不長的林區實施替換,從而提升工作質量和效果。在樹種的選擇方面,還需側重選擇對各種極端氣候適應能力較強的樹種,以提升種植基地的綜合培育效果。
2.3、 提升營林和造林管理力度
通過一線管理工作成效可見,優質、高效的營林工作可為具體的造林范圍、種植數量等發揮決策作用,因此林區管理者應時刻把握市場的發展風向,總結發展規律特征來選擇適合的技術手段參與營林工作,在提升林區管理質效的同時,實現林區市場化開發,為林業資源實現經濟效益創造途徑。林區的維護與管理對象主要分為幼林和成林。對于幼林的管理,應主要追求營造最佳的生長環境,促進幼林順利生長。在樹種不同的生長階段,還需管理者采取端正樹木、改善土壤質地、追肥除草等一系列的輔助措施,促使幼林能夠在最為適宜的條件下完成各階段的成長。成林的維護工作主要目標在于優化樹木的外形,追加必要的養分來再度提升樹種的健康生長率。對于枝葉過于繁茂的樹木或種植密度較高的區域,可實施必要的修剪和間伐,從而為成林創造更為適宜的生長環境,優化其長勢。但需注意的是,要合理把握修剪和間伐的時機及強度,否則會由于強度不合理而造成林區受損的情況[4]。
2.4、 規范化管理營林工作
有效的營林工作可促進提升林區的管理效果,在科學的種植和維護手段下,可大幅提高樹種的健康成活概率,優化整體林區資源,但在實際工作中也逐漸出現一些問題。營林工作效果明顯,增加了林區樹木的數量,無形中加重了管理人員的維護負擔。因此,管理人員需進一步改善管理策略,將行業先進的營林理念融入到實際管理工作中,結合地方特點實施特色化的管理措施,同時注重提升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強化責任意識,明確獎懲制度,并以市場需求為管理工作的實施方向,制定具體的營林方案,從而使林區能夠最大限度地跟上市場的發展,以市場經濟促進林業的持續、有效發展。
此外,在有效進行林業資源生產管理的過程中,要不斷加強開發能力,要遵循“立體開發先行,策略符合戰略”的各項原則,重視全面開展營林管理工作,充分體現其生態效益。在此過程中,限伐區域應該進行撫育,砍伐區域進行更新。對商品林的生產管理,應堅持“宜撫則撫,宜造則造”的方針政策,在保證生態系統穩定的基礎上,全面進行立體式開發,并科學進行生產管理規劃,以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 結語
要想有效開展東北林業營林工作,應結合東北區域實際情況,選擇科學的營林模式,從而實現營林生產的規范化管理,為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厚人琦.林業造林方法在實際造林營林工作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19,(18):53-55.
[2]李智軒.試論林業造林方法在實際營林造林工作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19,(18):72-75.
[3]張偉業.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探究[J].吉林農業,2019,(24):91.
[4]張軍建.探討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J].農家參謀,2019,(24):93.
[5]覃華.優化林業營林方法及強化生產措施探討[J].綠色科技,2018,(09):80-81.
[6]蘇衛文.探討提高林業的營林方法及生產措施[J].現代園藝,2017,(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