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應自覺在精細、準確和具體上下功夫,切實解決現階段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根本問題。醫學院校人才培養的特殊性決定了其黨建工作精準化的重要意義。本文分析當前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在實施精準化方面的困境,從提高戰略定位、優化運行模式、加強內涵建設、挖掘信息資源和拓展實踐平臺5個方面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 醫學生; 黨建工作; 精準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并多次強調樹立精準思維,對準焦距、找準穴位,精準解決改革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精準即精細、準確。強調精細,要求在工作中始終保持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態度。強調準確,要求在工作中做到精準到位、精準發力,把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在精準施策、精準推進、精準落地、精準治理上下功夫。精準思維還強調具體,要求提出具體的、可操作的措施,切實有效解決具體問題,排斥籠而統之地抓工作[1]。
1、 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的意義
“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下對黨建工作提出的新命題新要求,也是新時期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保證。黨建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既可以幫助學生黨建工作者解決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問題,也可以加強學校黨建管理,提升工作科學化水平。高校要引導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選擇正確的人生方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推進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貢獻力量。
醫學生是醫療衛生行業的基礎力量和生力軍,肩負著維護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影響著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與振興,正如醫學生誓詞所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彰顯出廣大醫護工作者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有如此強大的爆發力和內驅力,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醫學院校是培養醫護工作者的搖籃,學生黨建工作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醫學院校黨建工作精準化有利于提升黨員的整體素質和政治素養。同時,聚焦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是踐行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保障,要保證高校始終成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陣地。
2、 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的現實困局
2.1、 缺乏頂層設計和總體布局
目前,影響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發展的核心因素是定位模糊,即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準確,學生黨建工作就事論事,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尤其沒有結合學校專業特點與培養目標進行深度融合和準確定位。這也充分解釋了為什么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沒有特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黨建工作自然很難引起學生的強烈共鳴和高度參與。當前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普遍缺乏整體性和針對性,存在重具體輕整體、重眼前輕長遠、重任務分解輕統籌規劃問題,與非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趨同,沒有突出醫學院校特色,更談不上產生獨特的效果。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要想做出特色和效果,必須要深入研究學生黨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布局,深入研究醫學生職業特點和社會需求,有的放矢地進行頂層設計和總體布局,在加強醫學生對黨認識的全面性和準確性的同時,更要通過系統教育使其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職業認知基礎上提升職業素養,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
2.2、 理論體系和內涵特征把握不準
研究表明,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最大的障礙是理論基礎較為薄弱,對黨的論著學習和理解不夠全面、深入。無論是黨務工作者還是廣大青年醫學生,都存在政治理論學習系統性不強、相關知識儲備較少問題。且不說黨務工作者要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與時俱進深入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醫學生而言,政治理論學習深度不夠,課堂學習的知識只是皮毛,要想深入理解和掌握其內涵特征,需要長期政治理論學習和大量人文知識儲備。而醫學生普遍重專業學習輕政治學習,加之學業繁重,學習壓力較大,對政治的關注度和敏感度不高,很少有人投入更多精力閱讀政治理論著作。據了解,醫學院校圖書館有關政治理論的著作借閱量確實很少。因此,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首先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是激發廣大黨建工作者與醫學生政治學習的濃厚興趣。如何把形式化、強制性的枯燥學習轉化為積極、主動、自覺的學習,是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的一大難題。
2.3 、實現路徑和技術手段缺乏創新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相比傳統學生黨建工作模式,現代工作形式、方法和手段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融媒體的應用為學生黨建工作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微信公眾號、微黨課、短視頻等對于“95后”“00后”大學生而言是非常有效的傳播形式和教育手段。如果還一味堅守課堂、講座、論壇這些思想教育陣地,不進行相應擴展和融合,必然影響對學生思想指導和精神引領的及時性、有效性。而當前的問題是醫學院校缺乏信息和傳播方面的技術指導及人才儲備,相比一些綜合性院校黨建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在設計、制作和傳播方面都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必不可少的途徑是新媒體的運用。新媒體不但是促發傳統黨建模式的一劑“酵母”,更是吸引當代青年大學生的一道“甜品”。隨著是青年學生生活方式的改變,如果我們不能搶占新媒體傳播領域,就會失去政治領空。創新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實現路徑和技術手段,是黨建工作精準化的重要保障。
2.4 、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脫節
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不夠深入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脫節。醫學生政治理論學習如果局限于課堂、會議、討論、講座而不接觸社會、不走進醫院,是不可能達到理想效果的。醫學生在扎實掌握政治理論知識的同時,如果能夠走進職業場所,親身感受職業氛圍,切實體會醫患關系,而且力所能及地參加實踐服務活動,對于理論的理解會更深入,也會入腦入心。醫學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醫學生不但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而責任感、使命感、愛心、仁心這些職業素養并非理論學習就能形成的,只有在實踐中體會才能懂得其中的含義。據調查,當前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結合專業開展的實踐活動確實不多,活動類型比較單一,如參觀教育基地、參加敬老院服務等,難以體現專業特色,導致醫學生職業素養和理想信念教育深度不夠。這不可避免地成為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的一個短板。
3 、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實施方案
3.1、 提高精準化戰略定位,統攬全局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一項整體性和全局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建設。高校黨建核心機構和主管部門應樹立戰略思維,精準定位,立足高遠,開闊視野,在制定黨建工作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上既要有高度又要有廣度。具體來講,既要立足醫學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統攬全局,又要結合本校學生思想認識水平和特點明確方向。對黨員干部來說要具有長遠眼光,從大局出發,結合黨建工作大環境和實際情況,抓住工作的關鍵環節,從多個視角處理局部和整體的關系,以點帶面,全面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同時要創新黨建工作思想理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將精準理念注入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從大視野和小細節出發做好整體布局與頂層設計,指導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實施。例如,從宏觀角度把學生置于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以及實現中國夢的大背景中,結合醫學生未來5年乃至10年、20年的發展進行黨建工作設計和規劃。
3.2、 優化精準化運行模式,科學施策
醫學院校為國家醫療衛生事業培養合格人才,醫學生既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又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這就要求黨建工作抓住醫學人才培養目標這個重點,在培養醫德醫風、仁心仁術上下功夫。目前,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常規操作多、特色項目少、工作專業性不強、辨識度不高等問題,F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在精準化目標的指引下,優化學生黨建工作模式,科學施策,以標準化和可行性為前提,有的放矢地規劃和設計黨建工作的具體模式。將精準化理念融入黨建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在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與時俱進,制定醫學生黨建工作標準化實施細則,形成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模式。針對醫學生不同階段、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時期黨建工作的具體內容和形式制定指導方案,從微觀和細節上進行統一部署。不同階段包括入學啟蒙教育階段、學業中段和畢業前期就業教育階段,每一個階段學生的思想特點和認識水平都有很大差異。學生在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受教育需求和自身思想發展各有不同,這就需要可持續性、循序漸進的黨建工作方案。不同專業如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專業、護理學專業、口腔醫學專業等有不同的特點和職業要求,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黨建工作。不同時期的黨建工作就是要充分利用重要節日、紀念日、重大事件進行有目的的醫學生黨建工作,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對醫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時機。
3.3 、加強精準化內涵建設,統一思想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者普遍存在政治理論根基不牢、政策領悟不透徹、開展工作不到位問題。建黨99年來,黨的政治理論博大精深,尤其是新時期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思想的論述體現出黨建工作的深厚底蘊。牢牢把握黨建工作的思想精髓是當代黨建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我們要深刻領會精準化工作的理論知識和內涵特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不斷增強理論自信,提升自我修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密圍繞高校“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的總體目標,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明確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的深刻意義,切實加強內涵建設,做到“真學,真懂,真會”。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內涵建設必須樹立“三全育人”意識,以大思政視野使課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結合育人目標和專業要求,依托黨課、思政課和醫學人文社會學科教學,多措并舉,融會貫通,實現醫學生思政教育的全覆蓋,構建多學科融合的醫學生思政教育體系,培養學生黨性覺悟修養和思想道德素質。全體黨員干部和廣大青年學生都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充分調動廣大青年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讀書分享會、經典誦讀會和理論政策宣講等活動。把握思政精髓,筑牢思想根基,營造學習氛圍,引領職業方向,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揚起理想信念的風帆遠航。
3.4、 挖掘精準化信息資源,創新路徑
大數據和新媒體資源是新時期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實施的重要依據。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提供了各種可能。第一,依托大數據資源可以客觀準確地分析黨建工作精準化實施模式,通過綜合分析各項因素,最終解析精準化實施的客體特征和影響因素[2]。通過問卷調查和信息收集,對學生的成長背景、教育背景、思想狀況、人際交往、對黨的認識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心理特點等進行客觀、準確、高效的分析和研判。第二,可以運用新媒體平臺,創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實施的載體。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新媒體、自媒體成為大學生社交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要做到網絡發展到哪里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改進黨員教育管理、提高群眾工作水平,加強網絡輿論的正面引導。”建立“互聯網+黨建”模式,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微博、微黨課等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從而提升黨建工作的吸引力和關注度,增強黨建工作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利用新媒體可以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精準黨建中來,這樣既增加受眾、提高效率,也促進互通、互聯、互動,教育效果顯著。
3.5 、拓展精準化實踐平臺,知行合一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實施的終極目標是把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進而在實踐中尋找規律,解決突出問題和根本問題。
通過不斷創新實踐和效果反饋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通過沉浸式體驗平臺開展實踐試點和實踐模型分析,探索符合實際的有效方法,探討大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實施策略和實現路徑,構建學生黨建工作精準化實踐體系和應用體系[3]。醫學生黨建工作必須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尤其要走進醫療一線,感受職業氛圍,找到思政教育的落腳點,感受醫者的使命、責任與擔當,找到職業價值感和成就感,從而把熱愛和奉獻作為職業的最高追求,奉行大愛無疆、我將無我的職業精神。這也是醫學生黨建工作的最高理想,是有核心、有溫度、有遵循、有實效的思政教育?梢,黨建工作精準化實踐平臺建設尤為重要。建立黨員示范崗、結成“一幫一”互助對子、擔任醫院志愿者、做假期見習醫生、到邊遠貧困地區進行醫療扶貧等都是很好的實踐教育模式。學校應著重開發實踐基地,建立長期服務點,給學生創造更多實踐體驗的機會。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我校很多學生主動到社區、高速路口等區域參加測體溫、愛心服務和心理疏導等工作,表現出很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是很好的社會實踐機會,也是培養醫學生職業素養的最佳時機。
參考文獻
[1]仲軍.越精準越有效[J].黨建研究,2018(2):53.
[2]董卓寧.運用學生大數據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準度[J].思想理論教育,2018(4):108-111.
[3]何佳,任杰,李佳凌.高校黨建工作的精準化模式探析與實踐研究[J].民營科技,2016(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