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根據法制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提出了加強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實踐策略, 即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創新法制教育教學模式,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 拓展學生學習法制內容的空間;“以小見大”, 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法制知識的積極性;把握法制教育時機, 研究滲透法制教育的技巧。
關鍵詞:初中政治; 法制教育; 教學模式;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 各種信息通過網絡不斷傳達到每個人的眼前, 不僅為學生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也將一些不良思想傳遞給初中生。因此, 需要教師通過政治課堂對初中生的思想意識進行良好的引導,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從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對于有效改善政治課堂教學效率及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對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實踐做出相應的分析[1]。
一、法制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法制教育教學模式落后
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 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 而忽略了政治教學中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在課堂教學中, 教師往往重視教材中的教學重點, 容易走入讓學生死記硬背的胡同, 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延伸和拓展, 且教學形式過于單一, 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而不能有效地達到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2]。
(二) 部分教師自身的法律專業知識較為薄弱
由于大多數初中政治教師沒有對法律知識進行系統性的學習, 缺乏相應的法律專業知識。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 教師很難將法制教育巧妙地滲透在政治教學中, 從而難以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也間接地影響了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法制教育的質量。
(三) 社會環境對法制教育的影響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 受西方思想的影響, 在我國社會中出現了諸多不良的社會思想。而初中生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成型時期, 外界環境的影響尤為重要。在混亂的社會思想中, 學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 從而使法制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受到阻礙。
二、加強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實踐策略
(一) 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
首先, 教師自身應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及法制觀念, 熟知各種法律的基本內容, 從而更好地為政治課堂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不斷充實自身的法律知識, 特別要對一些與課本教學有關的法制教育進行深入的了解。同時, 不斷加強自身的法律認識, 將法制教育通過政治課堂傳授給學生, 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法律意識[3]。
例如, 在講解“合理消費”這節內容時, 教師應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深入了解, 結合思想品德課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法律內容, 從而促使學生對法制教育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解, 把法制教育與思想品德結合起來教學, 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法制教育知識。
(二) 創新法制教育教學模式,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 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革新教學模式, 結合身邊的真實案例及學生的興趣, 由淺到深, 通過案例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 從而使學生更真實地感受教學內容。例如, 在教學中運用“法制新聞播報”“法制園地”“法制現場”等新穎的教學形式, 宣傳法制教育的相關內容。同時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 讓學生扮演“法官和當事人”, 通過演練的形式, 不斷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法律素養, 提高學生對真善美的認知能力, 促進學生在愉悅的法制學習氛圍中獲得相應的知識, 也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而積極地投入到相應的法制教育活動中。如在講解“依法納稅”相關內容時, 通過情境創設進行教學, 引入企業的偷稅漏稅行為, 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納稅意識, 促進學生懂得公民應盡的基本義務。偷稅漏稅屬于違法行為, 應當受到相關的法律制裁, 讓學生認識到違法行為的嚴重性, 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4]。
(三) 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 拓展學生學習法制內容的空間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 在教學視野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現代化設施。因此, 在初中政治課教學中應結合先進的教學設施, 及時了解各方面的法律知識, 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鼓勵學生收看、收聽相關的法制影視、廣播節目, 如“今日說法”這類法制節目, 讓學生通過圖像、聲音等多種方式, 更好地拓展法制教育的相關內容。如在講“抵制不良誘惑”這節中的毒品危害時, 可以讓學生觀看電影素材《鳳凰花開》, 能夠起到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四) 以小見大, 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法制知識的積極性
由于初中生正處于生理及心理變化的關鍵時期, 需要教師通過正確的引導, 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品格。因此, 在政治教學過程中, 教師在思想品德課中滲透相關的法制教育知識, 就需要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法制知識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范圍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相關內容, 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 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簡單地對法律條文進行說教, 需要結合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教學, 讓學生感受到法制教育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 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法制教育內容。
例如, 在對“公民的權利”進行講解時, 教師可以采用提問題的方式進行教學, 如“我們的權利都有哪些呢?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利呢?”讓學生結合周邊的環境進行相關的活動練習, 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對不同的看法進行相應的引導, 形成愉悅的學習氛圍, 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政治課堂教學活動中。
(五) 把握法制教育時機, 研究滲透法制教育的技巧
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 對法制教育進行滲透時, 應當結合教材及法制時事問題, 選擇合適的滲透時機, 從而最大程度地起到相應的法制教育效果, 促進學生樹立良好的法制意識。在政治教學中, 不需要在教材內選擇特定的內容, 應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及教學情況, 為學生創建相應的教學情境, 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感受到相應的法制內容。在政治課教學中對法制教育進行滲透時, 不能將課本內容置之不顧, 通過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 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法制知識。因此, 在政治課教學中, 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 不斷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技巧及時機, 促進學生學習相應的法律知識, 促進法制教育作用的最大化[5]。
三、結語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能夠有效地提高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 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品質, 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 應當不斷加大在政治課堂中滲透法制教育的力度, 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法制觀, 為國家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 郭苗苗.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進行法制教育淺談[J].教育科學 (引文版) , 2016 (9) :51.
[2] 王靜.淺談如何在思想品德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宣傳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 (教學研究) , 2015 (12) :87.
[3] 陳亮.上好思品課圓我中國夢:新課標下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進行法制教育淺談[J].讀寫算 (教育導刊) , 2013 (15) :12.
[4]周功滿.論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必要性[J].中國西部科技, 2005 (3) :82-83.
[5]茍永會.淺析法制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 2017 (7)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