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與推進, 初中政治教學在重視學科知識教授的同時, 還應加大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力度, 力求使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對初中政治教學進行簡單闡述, 提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闡述凸顯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通過教學實際討論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凸顯人文精神的策略進行教學總結, 并對初中政治教學提出建議。
關鍵詞:初中政治; 人文精神; 教學方法;
在初中學段, 政治學科是學生了解社會生活, 從理論上對人類社會運行規則形成基本認知的基礎。初中政治教材每個單元的內容無一不是對學生發展有幫助的, 教學的主要目標也是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生活觀、學習觀以及社交觀, 使學生成為健康有為的青少年。但是, 很多學校和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偏離這樣的教育, 出現了很多教育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一、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凸顯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 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 追求和關切, 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 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 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人文精神的含義與初中政治教學的目標是相符合的, 即教育學生融入生活, 悅納自己、學習社會規則, 關注個人發展等。
人文精神對人類精神遺產高度重視, 在政治教學中也包括了對人類精神文明產物的闡釋和教育。人文精神是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這為初中政治教育教學思路的改進提供了方向, 即教師對學生獨立人格的肯定, 對學生自我發展意愿的理解和滿足等。無論從初中政治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上看, 還是從政治教學發展方向上來看, 凸顯人文精神都十分必要。
二、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凸顯人文精神的策略
良好的道德修養是人文精神的本質和核心。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就要堅持以人為本, 從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活動及師生關系等方面全面推動學生發展, 鍛造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凸顯人文精神。
(一) 擴展初中政治教學內容, 凸顯人文精神
初中政治教學內容基本涵蓋了初中學段學生生活、學習和個人發展的各個方面, 但是, 這些教學內容只是對初中生基本狀態的闡述, 在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思考并提出問題時, 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求知欲望, 理解學生的發展需要, 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通過擴展教學內容, 使學生對政治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 這是凸顯人文精神的一種方式。
例如, 初中政治教材第一單元《笑迎新生活》, 鼓勵學生主動認識新環境, 努力迎接新生活, 但是, 很多學生都存在不適應初中生活的問題。在課堂討論時, 學生提出的問題包括了“與同學不和怎么處理”, 還有“學習成績不好, 覺得丟人怎么辦”等。這些問題與本單元的學習內容無關, 但如果教師拒絕回答或者不再延伸問題, 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就很可能減少主動思考和提問的頻率。因此, 教師選擇擴展教學內容, 拿出學生都熟悉的《弟子規》, 請學生閱讀“出則悌”和“余力學文”兩篇, 然后請學生結合本單元的學習內容, 思考這兩篇對我們初中生活的指導作用。學生很快就理解到“與同學交往要有禮貌, 有耐心, 有愛心, 就能獲得大家的認同”“仔細觀察別人學習的狀態, 掌握自己的學習節奏, 努力用功, 就可能提高成績”。教師此時再引導學生重新回顧教材所學, 不用多言, 學生就能夠深刻理解迎接新環境、新同學, 享受學習對自己個人發展的重要意義, 政治教學的目標也就實現了。
(二) 組織教學活動, 凸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關注對個體的自我關懷, 也關注對人類集體精神的繼承和發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 很多章節都與自我關懷以及認同社會精神文明相關, 但是, 無論書本闡釋得多么清楚, 都離不開學生的親自體驗和實踐。因此, 需要組織相應的教學活動以凸顯人文精神。
首先, 從學生角度來看, 以個人的性格特征為教育的中心。有些學生在集體榮譽方面感受性較強, 有些學生更重視個體的發展, 教師可以將這兩部分學生組織起來舉行辯論會, 讓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引經據典, 分析集體榮譽感和個人發展之間的關系, 以此形成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其次, 從學校環境的角度看, 以認同社會精神文明為教育中心。從集體活動角度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例如, 學習“認識新自我”和“過有情趣的生活”兩章之后, 組織全校范圍的集體活動, 采用展板和海報的形式, 鼓勵學生張貼個人簡介和生活照片, 組織校園行為糾察組, 幫助行為不良的學生糾正行為。這樣一來, 學生不僅能夠積極地進行自我發展, 還能夠關注環境, 主動參與社會發展, 形成社會責任, 這也是政治教學價值的一種表現。
(三) 通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凸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最終表現為人文關懷, 在悅納自己、理解自己、自尊自愛的基礎上, 學會理解他人, 尊重他人, 產生利他心理。這是初中學生人格發展的高級階段, 實際的習得還需要通過日常的學習生活慢慢體會。在這種情況下, 教師就必須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有較高的要求, 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為學生樹立一個“理解他人、尊重他人、關懷他人”的行為典范, 以此凸顯人文精神。例如, 教師在教學之后, 可以就某一問題與學生進行討論, 主動為學生提供幫助;在學生提出問題時應明確地、耐心地解答;在課下遇到有困難的學生應給予支持和關懷等。
三、結語
人文精神在初中政治教育教學中表現為對教材內容的延伸, 對教學內容的實踐以及對學生素質發展的帶動。這需要初中政治教師不斷努力進行積極的探索, 凸顯人文精神, 必將促進初中政治教學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侯東峰.試析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怎樣凸顯人文精神[J].華夏教師, 2016 (7) .
[2]黎玉財.淺析初中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徑[J].求知導刊, 2015 (17) .
[3]夏方秀.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凸顯人文精神[J].新課程 (中) , 2015 (10) .
[4] 孫浩.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J].教育界, 2011 (23) .